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本科教学督导工作例会召开

发布者:齐贵超发布时间:2022-03-10浏览次数:310

 33日上午,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初本科教学督导工作例会在中北校区办公楼小礼堂顺利召开。校本科教学督导组全体成员,教务处副处长周先荣等3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校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陆嘉星教授主持。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初督导工作例会召开

会议伊始,陆嘉星代表督导组向学校汇报了上学期督导工作开展情况和发现的主要问题。上学期,督导组共计听课697门次,抽查试卷10000余份,提交巡考单408份,检查毕业论文覆盖所有专业。随堂听课以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为主,范围覆盖所有本科教学开课单位,整体课程优良率高,达到90.93%。课程评估从课程大纲、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教材选用、学生评价等多方面去评估,涉及55门课程,其中40门课程通过,14门课程整改,1门课程停开。总体而言,督导组认为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对教学的投入有了明显的提升,师生互动良好,教学方法丰富,但也存在一些课程“两性一度”不够,教师照本宣科讲授,重难点内容不清晰等问题。

督导组组长陆嘉星汇报上学期督导工作开展情况

周先荣介绍了学校近期全面深入推进卓越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并布置了本学期督导工作安排。目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学校以“聚焦、交叉、颠覆、进步”为策略,重点筹建华东师范大学卓越学院,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新局、创新绩、觅新机。基于此,本学期督导工作强调抓两头、带中间,重点关注拔尖班荣誉课程、学生评教排名靠后课程的教学质量。

教务处副处长周先荣汇报全面深入推进卓越育人及本学期督导工作安排

讨论环节,与会督导围绕随堂听课和课程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他们指出,有些课程教学大纲撰写不规范,未上传至教务系统;有些课程设置缺乏科学论证,院系未起到审查把关作用;有些课程教师管理不严,存在“放水”现象。建议定期开展教学大纲的检查和修订工作;学部、院系教学委员会严格把关课程设置情况;加强对学生过程性评价。他们一致认为,学校关于教学改革、教学建设的新举措、新理念应及时传达到位,让更多老师关注并受到启示,形成人人研究教学、热爱教学的环境及氛围,推进卓越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