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2024年通识课程优秀作业评选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

发布者:郭源源发布时间:2025-05-12浏览次数:16

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学习成果交流,提高学生通识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开展2024年“通识课程优秀作业评选活动”,经教师推荐、专家评审,评选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2024年通识课程优秀作业评选活动获奖名单

(同一级别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作业名称

学生姓名

课程名称

所属模块

任课教师

获奖等级

1

杜甫的诗歌人生:基于景观意象与情感演化的视角

李海辉

数字人文与空间计算

模块课程:实践、技术与创新

张红

一等奖

2

是否应站在完美而理想的视角评价爱情、婚姻与法律—读《李银河说爱情》有感

柯宇

婚姻、家庭与法律

模块课程:价值、社会与进步

于林洋

一等奖

3

探寻中西方文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观念的殊途同归

胡涛

自然演化与未来生命探讨

模块课程:理性、科学与发展

陈雪初

一等奖

4

魔镜·平行世界

孙源彬

大语言模型与创意写作

模块课程:文化、审美与诠释

王峰

一等奖

5

品读名著中的数学思维

王子豪

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数学

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

汪晓勤

一等奖

6

对“离婚冷静期”制度的现实思考

袁梓

人身权的民法保护

模块课程:思辨、推理与判断

胡雪梅

二等奖

7

生物智慧——启发人类科技进步的源泉

高雅凡

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

模块课程:理性、科学与发展

何利军

二等奖

8

诗词转译古画平台

王思远、王宸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应用

模块课程:实践、技术与创新

杨静

二等奖

9

互联网时代下的粉丝经济:“人形”消费工具背后的情感逻辑与社交异化

施靖雯

消费社会学

模块课程:价值、社会与进步

吴金海

二等奖

10

资本逻辑下,人工智能与劳动解放的矛盾

叶圣煜

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

模块课程:伦理、教育与沟通

吴冠军

二等奖

11

土上海”:一种都市日常生活的“土气”面向
——
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谈起

陆艺

城市文化与文明:经典研读

模块课程:文化、审美与诠释

张春田

二等奖

12

关于当代年轻人的孤独感的心理分析

梁润清

心理学与生活

模块课程:伦理、教育与沟通

汪晨波

二等奖

13

教育小说《董二千先生》

文祥旭

教育美学:发现文艺作品中的教育学

模块课程:文化、审美与诠释

王占魁

二等奖

14

论席勒的“假象”与现实和真理的关系

张田田

席勒美学著作精读

经典阅读课程:伟大的智慧

黄金城

二等奖

15

20246月华师大校园食堂就餐数据分析

陈绍敏

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统计学

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

丁帮俊

二等奖

16

AI阴阳眼—基于改进的Clip-ViT-L模型的通用AI生成图检测方法

张凯森,沈卓康,田世鹏

人工智能基础

模块课程:实践、技术与创新

刘艳

三等奖

17

大学生持续忙碌与“非专注状态”下的疲倦——基于自我发展与情绪劳动视角

骆许可

教育与自我发展

模块课程:伦理、教育与沟通

李琳琳

三等奖

18

帝国认同的构建与结局

刘郡

中东欧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转型

模块课程:思辨、推理与判断

高晓川

三等奖

19

针对物理学科(或学生所属专业学科)革命性人物或成果的思考与讨论

乃敏敏

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物理学

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

程亚、武海斌、张晓磊

三等奖

20

亦“敌”亦“友”的微生物和人类——以新冠疫情为背景论证人类世

秦艺涵

走进微生物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视角

模块课程:理性、科学与发展

张思宇

三等奖

21

AIGC的革命与挑战——探寻科幻作品里对AI情感的变化

刘安恬

AIGC:理论、创作与挑战

模块课程:实践、技术与创新

吴冠军、邵怡蕾

三等奖

22

以爱育爱——基于学生视角的教育理想追寻

陈怡静

教学的道德与道德的教学

模块课程:伦理、教育与沟通

王夫艳

三等奖

23

语义波理论驱动下VR中华文化教学模式建构:基于"抽象-具体-抽象"的循环路径

刘畅媛

社会科学定量分析案例与操作

模块课程:实践、技术与创新

王俊松

三等奖

24

给参议员的信

李佳宁

北美中国学

模块课程:价值、社会与进步

王燕

三等奖

25

可折叠龙虾头盔

王艺霖

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

模块课程:实践、技术与创新

毛溪

三等奖

2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路径思考

姚顺宇

城乡生态保护的中国智慧与实践

模块课程:实践、技术与创新

邓泓

三等奖

27

·长安

姜梦馨

人工智能艺术应用

模块课程:实践、技术与创新

章文

三等奖

28

人类本质的探索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斯万特·帕博

韩悦

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生物学

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

江文正、靳大庆、任华

三等奖

29

从匮乏到生成:身体哲学视域下的爱欲重构

曹蔚

身体哲学与美好生活

模块课程:文化、审美与诠释

张震

三等奖

30

EPIC——未演先火,现在入股就是接生粉

朱怡璇

中外音乐剧鉴赏

模块课程:文化、审美与诠释

高璐璐

三等奖

31

舒伯特《小夜曲》小组乐队合奏

张展鸣、卢富兴、杨鸣谦、张凯钥

音心谐美——零基础乐队合奏

模块课程:文化、审美与诠释

赵婉婷、姜蕾

三等奖

32

《创世记》1—3章两个“创造叙述”对比解读——施特劳斯和斐洛的解释

俞天一

希伯来经典选读

经典阅读课程:伟大的智慧

张缨

三等奖

33

《共产党宣言》中党建思想的建构逻辑与当代启示

赵紫瑶、成殷君、王龙祥、周菲娴

《共产党宣言》导读

经典阅读课程:伟大的智慧

赵正桥、唐静、杨建党、闫方洁、刘擎

三等奖

34

幸福的幻觉

葛力萌

戏剧与哲学

模块课程:文化、审美与诠释

方旭东

三等奖

35

复仇”的转变——从《铸剑》到《奔月》

胡怿晨

鲁迅与当代中国

经典阅读课程:伟大的智慧

孙晓忠

三等奖



本科生院  

202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