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跨学科课程设计大赛启动暨赛事线上解读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王华文发布时间:2024-09-08浏览次数:1884

2024年9月5日,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第三届跨学科课程设计大赛启动暨赛事线上解读会活动。活动宣布了大赛正式启动,并对比赛要求做了详细解读。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周先荣,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安桂清,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材语言文字研究部副部长、中小学中学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研究员姚军,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课程建设技术中心主任吴平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姜冰倩,以及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和师范生七千余人次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吴平颐主持。

1.jpg

首先,周先荣处长为本次活动致辞。她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对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对积极参与跨学科教学的师生表示感谢。她指出,当前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2022版新课标对跨学科教学给出了明确的内容指导和课时要求。如何理解并组织实施新课标要求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每一位学科老师都要面临的新的挑战,也是华东师范大学培养未来卓越教师的一个挑战。华东师范大学从2017年开始就依托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选修课和实训营的形式持续开展跨学科研究与教学的探索。课程内容也面向社会开放,辐射基础教育,在中小学课程落地实施方面贡献了重要力量。周处长希望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和师范生积极参加本次跨学科课程设计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2.png

随后,姜冰倩老师对前两届大赛的情况做了简单回顾和总结,对本次大赛的赛事流程和各赛道应提交的材料类型做了详细说明。

3.png

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赛道,安桂清教授从内涵、基本规格和样例表现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方法。她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思想发展需求,围绕某一个研究主题,以本学科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开展的一种综合学习方式。其学习目标要体现基本实践和体验、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嵌入、任务的逻辑以及三维整合;其学习活动要以任务为主干,承载素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组织架构要有一个明确的组织中心,即大任务,这个任务要具有高阶性、同伴合作、真实性和生产性;其学习评价要与目标保持一致。

4.png

针对跨学科课程赛道,姚军老师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抓手,详细讲解了跨学科课程的设计方法。他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已有描述,分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维度目标,指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参赛者在设计跨学科课程时学习目标可围绕这四方面展开。校本课程的定位是服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兴趣爱好发展特长,可以借助跨学科课程实践性强的表现性任务,发展学生能力。

5.png

最后,为本次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超星泛亚集团的王晓莹老师为参赛师生详细演示了提交材料的平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6.png

跨学科课程设计大赛旨在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响应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推动中小学教师跨学科课程创新与实施能力的提升,加强师范生跨学科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今年,大赛已是第三届。综合前期专家意见和师生反馈,本次大赛分跨学科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两个赛道,每个赛道又分为师范生和中小学教师两类,分别评审。欢迎广大中小学教师和高校师范生参赛!(大赛官网:https://icdc2024.mh.chaoxing.com/)

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