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2023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秋季学期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融合式教学进修项目结业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举办。项目承办院校的负责同志和授课老师、参加培训的教师代表线上线下共将近3500余人参加活动。我校承办了研讨会的平行论坛二,主题为数字化助力教师教学改革和专业能力提升。
图为平行论坛二活动现场
平行论坛二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建设技术中心主任吴平颐主持。他表示,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战略部署,如何以数字化赋能教师教学改革和专业能力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点任务。他希望,通过教育数字化典型高校和优秀课程经验分享,给线上线下与会老师教学和发展带来思考和启发。
图为吴平颐主持平行论坛二
平行论坛二共有六个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院长闫寒冰作“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学创新——一门国家级金课的成长史”主题报告,呈现了很多教育信息技术前沿的理念和做法。四川大学教务处教育创新改革办公室主任刘黎教授作“向数字而行,着力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四川大学数字化教师发展在行动”主题报告,介绍了四川大学数字化教师发展的举措和思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昕教授作“建筑设计教学实验——建院未来畅想2035/AI生成式影像”主题报告,介绍了建筑学院教学改革的一次实验,让与会者体验到了AI生成式影像跟课程教学的结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斌教授作“利用ChatGPT优化《自然地理学》混合教学”主题报告,介绍了如何利用ChatGPT实施个性化教学、提问式教学。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李渊教授作“数字化助力IC-RICE教学创新六举措”主题报告,分享了IC-RICE六大创新教学模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谢晖教授作“新工科视域下《现代工科微生物学》混合式课程数智一体化探索及实践”主题报告,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系统展示了课程如何个性化和智能化。六个报告既有前沿理论,又有实践探索;既有传统的混合式教学,又有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的教学应用。
图为嘉宾作主题报告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教育学科和教育研究特色鲜明的高校,长期以来一直积极探索智能时代未来卓越教师培养、智慧教育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发展等,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立足课堂开展教学创新。未来,学校将将坚定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致力于将更多前沿的智能教育和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