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深入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高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申报质量,12月中旬,我校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上海财经大学教务处顺利在线举办五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要点解析及申报指南分享会。
五场分享会分别以“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为专题,邀请了15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等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分享各类别课程的建设经验和申报经验。五场分享会累计参与教师1500人次,有效实现跨校教研,助力课程申报质量提升。
五场分享会,扫描可回看分享内容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标准,注重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形式上的创新,强调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关注创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及课程的应用和示范情况。
教育部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实施动态管理,自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结果公布之日起,有效期为五年,其间,应按照要求开放共享或持续建设,教育部将建设信息平台,对课程继续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有效期满后,教育部将对课程进行阶段性审核。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围绕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工作和已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工作,持续开展教研活动,更好地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以课程质量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