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华东师范大学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华师教〔2020〕1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启动2024年度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培育项目申报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近五年至少正常开设两轮的本科课程,此前未曾获得学校及以上的课程思政立项或者奖项。
二、申报条件
1.课程负责人为我校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课程团队成员应与教务系统中的开课信息一致。课程负责人对课程思政具有较深入的理解,创新教学教法,潜移默化实现教学的育人功能。
2.课程类型分为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申请课程应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并纳入所在院系2024年度本科生开课计划。重点支持跨学科融合实践类课程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
3.如负责人或团队成员曾依托该课程在校级及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或已获批校级及以上课程荣誉称号,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4.相同课程的相同建设任务已获得过其他项目资助的不得重复申报。
三、建设任务
1.建设周期为一年,建设期内课程至少运行一轮;
2.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包括但不限于:
(1)做好学情分析,制定明确的、可达成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
(2)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内涵建设要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深入挖掘课程自身蕴含的思政资源,围绕学习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系统设计教学改革方案;
(3)探索教学评价,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科学合理的证据搜集,形成课程思政评价范例。
3.项目负责人必须参与学校组织的课程思政金课建设工作坊,参加一定次数的工作坊学习任务将取得结业证书,参加情况将影响项目结项。
课程运行结束后负责人需提交:(1)一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报告,报告以4000字左右为宜,应立足于学科专业育人特点与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课程简介、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解决的课程思政教学痛点难点问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创新的做法、考核评价、建设成效与反思等;(2)按照学校最新模板要求更新完善后的教学大纲;(3)至少一份聚焦某章节或某知识点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4.立项建设的课程,需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程思政、创新教学等比赛及示范课程申报。
四、项目管理
1.经费资助:学校给予每门课程1-3万元的建设经费。相关院系应予以配套支持,配套经费不少于学校支持经费的50%。
2.组织验收:根据建设任务进行验收,验收等级分为:优秀、通过、不通过。验收结果为“优秀”且积极参加教学创新比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的项目优先推荐申报上海市级或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课程优先入选学校优质资源库。未能通过验收的项目将取消课程负责人3年内申报课程思政相关项目的资格。
五、申报流程
1.2024年3月1日前:各单位在教学项目管理平台(http://ecnu.kypt.chaoxing.com/)中完成《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培育项目申报书》(见附件,需有负责人签字、单位负责人签字和院系公章,PDF形式)的提交及审核,逾期不予受理。
项目负责人材料提交流程:公共数据库-教务系统-教学活动-教学项目管理平台-(右上角)工作台-在线申报-申报;
教学院长审核流程:公共数据库-教务系统-切换为教师身份-教学活动-教学项目管理平台-(右上角)工作台-项目评审-填写评审意见;
教学秘书查看申报情况:公共数据库-教务系统-切换为教师身份-教学活动-教学项目管理平台-(右上角)工作台-我是管理员-申报管理。
2.2024年3月中旬:学校组织立项评审,遴选公示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培育项目正式立项建设。
本项工作联系人:
姚如佳,54344712、rjyao@admin.ecnu.edu.cn;
吴平颐,54345380、pywu@admin.ecnu.edu.cn。
教务处 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2024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