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与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6月11日下午,“与戴立益副校长对话: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培养讲好教育故事的未来教师”专题教育学习活动在闵行校区一教429和腾讯会议上同步召开,教务处党支部、招生办党支部、医学院筹建办党支部、基建处党支部以及其他机关、院系部分支部党员、教师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党支部书记、处长孟钟捷主持,邀请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为大家传达两会精神。
会议伊始,戴立益副校长谈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达标之年,此次全国“两会”是站在这一关键时间节点,身处国内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特殊背景下召开的重大会议,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贯穿落实到教育教学具体工作当中。随后,戴立益副校长用5个关键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此次两会的精华和亮点。
一、精简但不失精华。此次全国两会会期变短了,但谋划依旧长远;记者变少了,“云上两会”议政之声更加响亮;工作报告变短了,各项工作的谋划务实高效。短与长、少与多的对比,体现了国家防疫措施一以贯之的严格要求,体现了党中央求真务实、实干兴邦的工作作风。
二、不错、不容易、不会差。就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而言,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改革目标完成的不错;2020年,全民战“疫”,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彰显了中国制度、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前4个月大家过的很不容易;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就业”出现了39次……通过“六保”、“六稳”系列宏观政策,本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不会差。
三、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所谓“法典”,不同于一般单行法律,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后,所形成的系统性法律,与每一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处处烙刻着公民权利的印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其中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彰显了这部法律以人为本、权利主导的现代立法精神。
四、着力解决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此次政府工作报告5月22日版本约9500字,其中教育相关的内容为120字,5月28日版本相较22日共补充修改89处,其中教育相关的内容占了11处,新增立德树人要求,对乡村小规模学校、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关注等内容,切实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五、开创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新局面。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政治优势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要坚持“在”政协协商,而非“和”政协协商,求同存异、聚同化异,致力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大政治共识。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肩负“育人、文明、发展”的新时代使命,戴立益副校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使命感,在两会上就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卓越教师培养、高考方案改革等主题进行提案,实现自身工作、政协委员履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有机结合。
最后,孟钟捷表示此次专题教育活动帮助大家了解了两会制度,理解了政府决策背后考量的因素;学习了本次大会的重要成果—民法典;了解了大会上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认识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政治协商的优势;学习了戴校长的重要提案,希望大家可以同心同力,为教学的发展、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一起努力。
2020年,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但是,透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我们看到一个信心如磐的中国、一个汇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国,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务处党支部必将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为实现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