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共研,致力推动“四史”学习见成效—教务处党支部与院系顺利举行“四史”学习研讨会

发布者:陆蓉蓉发布时间:2020-06-13浏览次数:429

    为深入推进“四史”学习,2020610日下午,教务处党支部联合相关院系顺利举办“共学共研,致力推动‘四史’学习见成效”的研讨会,探讨“四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环节的方案。会议由教务处党支部副书记、副处长谭红岩主持,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传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经管学部、地理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哲学系、政治学系等教师参与。


会议伊始,教务处党支部书记、处长孟钟捷从“四史”课程打造、作业设计、师范生培养、延伸活动等方面汇报了教务处的初步设想。他提出,“四史”将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我校在这个方面有丰富的资源,我们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创新课程理念,可以大有作为,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其一,现有课程体系中与“四史”密切相关的课程,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实现“四史”学习溶盐入汤、春风化雨的效果;其二,建立跨院系的研讨,教务处搭建平台,联合打造新课程,形成国情教育课程系列;其三,深度教研,录制教师讲课视频和教学反思视频,面向本校和外校教师开放,落细教师互学机制;其四,首先加强师范生讲“四史”的能力,作为未来教师,将学习“四史”的成果转化为讲“四史”的能力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接着,各学部(院系)开展“头脑风暴”,参会教师各抒己见,进行了一番热烈的讨论、交流,“金点子”频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提议,可考虑结合上海市改革开放史开展校级层面的学生活动,汇集学生实践成果进行展示。传播学院表示学院多门课程都与“四史”有密切关联,可以着重凝练打造,另外,学院各专业实践环节特色鲜明,比如数据新闻可视化、朗诵演讲、影像记录等都可以渗透“四史”学习要求,展现学生学习“四史”的风貌。大学生英语教学部认为,公共英语是全校本科生必修课,与各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语又是技能课,需要学生不断锻炼和强化才可掌握,基于这些特点,大外部初步计划以竞赛促“四史”学习或借助英语课外学习活动作为“四史”学习载体,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自信心等,除此之外,在英语选修课中也可加入“四史”相关的经典外文著作选读。哲学系则表示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是“四史”教育学习基地,欢迎兄弟院校来基地共同学习,以哲学家冯契先生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事迹感染学生。经管学部涵盖的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社会保障等都与“四史”非常相关,学部可整合梳理形成一套系列思政课程,向兄弟院校辐射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地理科学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显著,近期正在建设一门有关“地理学在抗疫中的运用”的在线示范课程,六位院士加入讲授,该课面向全国开放,课程非常火爆,后期地科院会将相关经验总结凝练,供同行参考,另外,结合学科特点,地科院拟打造一门全校通识课《中国地理》,加入实践环节。政治学系也凝练出了专业课中与四史相关性较高的6门课程,重点打造,“四史”系列选修课的建设政治学系也表示会全力支持。

 “以史为鉴,把握未来,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本次研讨会教务处党支部与各学部(院系)深入交流、思维碰撞,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初步形成操作性强、建设思路广、学习资源丰富的四史学习新路径,同心同力推动“四史”学习重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