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为更好地在课程教材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2021年9月2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举办了《指南》第一次学习研讨会。外语学院副院长侯敏跃、政治学系副主任于晶、生环学院生态学专业责任教授韩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副系主任翟贤亮、中文系主任助理姚云帆、美术学院徐英杰老师参与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谭红岩主持。
会议伊始,谭红岩着重从《指南》的主要内容和学校的落实思考两个部分进行了介绍。学校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卓越育人的内核,把课程思政作为重要途径之一浸润理想信念教育。学校计划与“幸福之花”5大行动计划相结合,推出落实《指南》的系列任务。
紧接着,与会教师结合院系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工作思考,围绕如何落实《指南》要求各抒己见、深入研讨。侯敏跃老师谈到,外语学院将开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课程;韩骥老师建议推动跨学科科研团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为学生讲授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社会实践和治理改革;翟贤亮老师交流了对专业实践与思政实践相结合的看法;徐英杰和姚云帆2位老师则从不同角度谈了文字与艺术的结合,创新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碰撞出了火花;于晶老师谈了田野调查需要的保障。通过交流,大家形成了围绕“当代中国”开展叙事和推动跨学科合作的共识,计划推出“生活中的科学”“生活中的艺术”“生活中的人文”等系列项目。
后续,学校将通过分阶段、分步骤层层推进的方式,出台落实《指南》的工作方案,形成学校特色的系列项目,纲举目张推进《指南》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