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部举办课程思政专题系列研讨沙龙

发布者:郭源源发布时间:2020-12-24浏览次数:225

为落实学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进一步拓宽卓越育人格局,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增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育人合力,经济与管理学部于20201218日下午在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306举办课程思政专题系列研讨沙龙。学校教务处郭源源、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孔翔、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赵星、统计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周迎春、经济学系系主任李巍、工商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党宁、公共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谢炜及学部各学院的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参加此次沙龙,沙龙由经管书院副院长王郦玉主持。   

王郦玉分享《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选编》

活动伊始,学校教务处郭源源从学校使命、工作链条、一院一案、课程体系、教师培训、质量保障等方面对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情况和工作举措进行介绍。通过分享我校优秀课程思政建设案例,郭源源老师提出现阶段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已取得突出成效,在未来要继续完善“规划-咨询-计划-实施-评估-反馈-改进”的闭环工作机制,依托“五个一计划”跟进院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在纵横两向上更上一层楼。

郭源源介绍学校课程思政情况

随后,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赵星介绍经管学部“卓越育人”工作推进情况,说明经管学部在工作机制、新文科交叉专业发展、成果推进、教学团队、本科生实践平台、师生合作月活动、招生宣传工作和绩效评价改革八个方面的工作。赵星表示,课程思政的建设与经管学部“卓越育人”工作密切相关,应发挥经管类专业优势,与思政教育高效衔接、协同发力。他建议各位教师携手共进,在“卓越育人”工作和课程思政建设上不断提高。

赵星介绍卓越育人工作情况

研讨沙龙进入交流分享环节,各学院教师代表就各学科特点下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交流分享。统计学院周迎春、经济学院李巍、工商管理学院党宁、公共管理学院谢炜等分别以“树立学科自信、弘扬求真务实”、推进课堂内外师生思想交流、加强课程实践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学生需求和调研反馈等方面为切入点分享各专业建设课程思政的经验。他们认为,各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要结合专业特色,尊重学生特点,定制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周迎春、李巍、党宁和谢炜进行交流分享

在之后的自由交流环节中,各院系专业教师与经管书院辅导员就课程思政相关主题展开交流,从如何发挥专业学科特点、如何增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动等角度进行研讨。

与会人员畅所欲言

研讨沙龙在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孔翔教授的分享总结中进入尾声。孔翔认为,课程思政的核心是要提升学生以思想素质为基础的综合素质,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社会实践和学术创新为目标。他提出要充分重视课程思政的覆盖性与差异性——任何课程都可以做到专业与思政融合;而不同的课程又要找寻自己的优化之道。此外,密切结合受教育者的需求也是建设课程思政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要破除形式主义,将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做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孔翔进行分享总结

与会人员合影

在两个多小时的课程思政专题研讨沙龙中,与会人员热烈探讨优秀案例,从价值引领力量、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热情、示范带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进一步挖掘经管各学科的思政元素,启发与会教师更深层次理解课程思政内涵、更有力推动卓越育人的落实,更有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杨侯博 曹安琪

|李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