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举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建设研讨会

发布者:郭源源发布时间:2020-12-14浏览次数:145

为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工作,2020710日上午,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在闵行校区资环楼539会议室举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研讨会。学院院长杜德斌教授、书记孙斌栋教授、副书记徐蓓丽老师、副院长滕堂伟、刘承良教授、教学委员会主任谷人旭教授等20余位学院教师参加,教务处副处长谭红岩老师、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周立旻教授应邀莅临指导,副院长孔翔教授主持会议。


谭红岩副处长首先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背景和总体思路,传达了学校近期的工作进展和要求,特别强调我院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面拥有独特资源优势,对我院努力开发建设更多高质量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打造课程思政精品示范专业并辐射其他高校、学科寄予厚望。


周立旻教授分享了地理科学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和已经取得的成果。他特别结合地理科学学院以专业认证的模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的初步思考,并介绍了实践教育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专业责任教授、项目负责人杜德斌院长介绍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的总体方案和近期工作安排。他特别强调城区学院一直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工作,以“学地理治天下、习规划谋未来”、“构建全球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人地和谐、服务地方发展”等作为育人目标,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家国情怀、服务社会”引领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随后,刘承良教授、孔翔教授分别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世界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方案”以及“以混合式教学推动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为主题,介绍了世界地理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教研文化建设和人文地理学课程在示范课程建设方面的思。孙斌栋教授在发言中强调,课程思政建设是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的一个绝好抓手:党建为学校科研与教学工作保驾护航并指明方向;科研和教学工作也需要来自党建的高站位指导。同时,他还鼓励老师们更加主动地将思政融入专业知识,更好发挥我们学科厚实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服务的特殊优势。谷人旭、滕堂伟、徐蓓丽、汪明峰、黄丽、申悦、王列辉、崔璨等与会教师也先后发言,不仅都强调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就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实践问题交流了思考和体会。


研讨会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杜德斌院长在总结时强调,课程思政并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自然发生并渗透到教学工作中的;他鼓励年轻老师珍视并传承好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学学科文脉;他也感谢教务处、地理科学学院的支持和与会教师的积极参与,希望坚持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立德树人作为一项常态化的重点工作。

本次会议不仅传递了学校课程思政工作的总体要求、邀请兄弟专业领导分析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经验,也邀请本学院多个教学团队展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设计和实践思考,为身处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更为具象地认识课程思政建设创造了有益的平台。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收益颇丰,对课程思政建设、立德树人工作等都有了新的思考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