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首届师范生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的项目创作与探究实训营开营

发布者:齐贵超发布时间:2022-03-13浏览次数:810

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面向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提升的首届师范生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的项目创作与探究实训营于20223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435教室开营。实训营将借助商汤科技强大的AI技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12周的课程,使师范生具备基本的人工智能知识,能够利用人工智能科创工具设计出富有创意、具有前沿探索价值的课程,形成创造性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强化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理念,初步具备开展“AI+学科”跨学科教学的基本能力。

师资团队强大

近年来,教务处一直致力于推进卓越师范生的培养工作,尤其重视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的提升。本次实训营由教务处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商汤科技共同打造,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师将全程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和效果评价。商汤科技在AI+学科方面已积累了诸多案例,如AI+数学的案例“放置游戏中的数值设计”,AI+生物的案例“水蚤心跳的自动观测”,AI+体育的案例“网球、乒乓球球路的预测”,AI+物理的案例“酒杯中气泡上升时间的测定”,AI+英语的案例“课外阅读自动分级”,AI+美术的案例“风格拼贴画”。这些案例背后的技术代码都是可以直接迁移应用到本课程学生创意项目中的,为本次课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学习热情高涨

报名本次实训营的有来自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美术、体育、计算机、教育等13个不同专业的同学,报名人数远超预期。在第一节课上,学生了解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观摩了AI技术融入K12教育的实践案例。眼界和思路打开后,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讨论了小组项目的创意构想,指导教师认真听取了学生汇报并反馈了创意项目的可行性及需要完成的核心工作。当学生的创意构想有了清晰的实现路径后,就更加期待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环节。

授课方式新颖

除了基本的理论学习之外,本课程主要以学生实践为主,课程考核也是以创意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主要标准。学生在第一节课上就基本确定了创意项目的研究方向,接下来的每节课都会先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结合的案例和其实现技术,然后在教师和助教指导下进行操练。每个项目都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每一位学生是带着完成小组创意项目的任务来学习案例背后的技术的,学习效果立即反映在项目的实现上。学生遇到任何疑难问题都可以随时和教师、助教沟通,学生的课程参与度非常高。

与本学期开设的乐高STEAM创新教育训练营、数据素养提升训练营相同,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的项目创作与探究实训营也是本学期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提升系列训练营之一。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际,作为高水平师范大学培养的未来教师,不仅要能够适应和胜任智能时代的新要求,更要夯实专业基础,把握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主动求变、善于探索、引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