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申报21个专业,其中地理科学等19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于2019年4月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旨在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等要求,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育部计划在2019—2021 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各高校网上申报、高校主管部门审核,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投票,2019年12月教育部认定了首批40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中央赛道1691个、地方赛道2363个;同时,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教育部确定了首批62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学校积极对接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实施《华东师范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升计划》,立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内培育项目30项。为全力做好申报工作,教务处深入各院系调研,组织召开教学院长、系主任、教指委委员、校教学委员、专业点(教学点)责任教授等多个层面的申报动员与指导会,遴选推荐21个专业申报2019年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过激烈竞争,19个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下一步,学校将认真实施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通过深入实施本科专业点(教学点)责任教授制,完善专业建设规划,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持续改进专业布局结构;通过大力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升计划,以一流专业标准为参照,强化专业特色,持续提升专业内涵和建设水平;通过深度推进专业认证工作,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通过重点建设一批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示范性本科专业,发挥示范领跑作用,带动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全面提升。
附:2019年我校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专业按校园网院系设置中的院系顺序排序)
序号 | 学部、院系 | 专业 | 级别 |
1 | 地理科学学院 | 地理科学 | 国家级 |
2 |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 环境科学 | 国家级 |
3 | 教育学部 | 学前教育 | 国家级 |
4 | 教育学部 | 特殊教育 | 国家级 |
5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统计学 | 国家级 |
6 | 软件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 | 国家级 |
7 |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国家级 |
8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国家级 |
9 | 中文系 | 汉语言文学 | 国家级 |
10 | 历史学系 | 历史学 | 国家级 |
11 | 社会发展学院 | 社会学 | 国家级 |
12 | 外语学院 | 英语 | 国家级 |
13 |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 心理学 | 国家级 |
14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体育教育 | 国家级 |
15 | 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国家级 |
16 | 设计学院 | 公共艺术 | 国家级 |
17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国家级 |
18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化学 | 国家级 |
19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国家级 |
20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省级 |
21 | 哲学系 | 哲学 | 省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