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圆满落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0-18浏览次数:168

 

    由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承办的“2016年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于20161014日至1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全国60于个兄弟院校、出版社、相关机构的11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围绕专业建设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稽古振今 继往开来

1985年,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原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由原国家教委首次在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学院等四所高校设置。至今,汉语国际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近400所高校都已开设本专业。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设立33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促进本专业的科学发展与创新,本次专业建设研讨会围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设立33周年——回顾展望与创新发展”主题展开,会议议题包括:

1、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汉语国际教育(留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4、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

5、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教材建设;

6、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实习实践模式创新;

7、汉语国际教育远程教学;

8、专业建设回顾与展望;

9、与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的其他论题。

14日晚,联系会成员单位进行了热烈的磋商,对联席会换届、新会员接受、后续工作任务等达成了高度一致。

15日全天是专业研讨会议,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汪荣明和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雷启立亲临会议开幕式,汪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魏崇新、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贺云分别致辞,回顾了三十三年以来本专业的蓬勃发展,展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未来的创新发展,并预祝本次专业建设研讨会顺利举行。大会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了序幕。

 

相倚为强 共谋发展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学科迅猛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也有了新的内涵。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学习评价体系,如何在个性化服务时代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数字化专业建设,是全国高校本专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5日早上的大会专题报告中,几位专家分别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学生学习、学术能力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本学科的发展前景,为下午的分组研讨指明了总方向。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教育学院、汉语教育研究所施家炜首先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为题作报告,提出六个发展方向,即经验教训的反思、教育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资源建设,引起与会代表的广泛热议。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刘承峰老师则以本院汉语国际教育留本专业5年系统培养建设为例,从制度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生活动组织、实践环节建设、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探讨了专业建设的整体方案,为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留本专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案和参考模本。

随后,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曹贤文、苏州大学文学院王建军、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教育学院郭睿、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叶军分别以“双一流”学科建设、自有教材建设、学生学习效能感、学术汉语能力等热点为主题对本专业建设作了相关报告,为学科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多元探讨 互通有无

本次大会共收到文章49篇,主题丰富多样,包括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学习评价、数字化专业建设等多个方面。

15日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就以上五个分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许多共识:专业人才培养上应注重创新性和特色性,依托院校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则要新颖、多样、行之有效;课程建设方面要强调课程多样化,不仅关注教学论、语言课程等一些基础课程,同时还关注文化类课程、教学史课程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评价上在关注面向本专业综合性的评价体系的同时,也关注留学生本科教育的评价体系;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要注重将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如实施远程学历教育。

通过多个分主题的深入讨论,各位代表对本专业现存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专业建设的新问题、新挑战,需要高校之间交流协作,共同发展,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为了促进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本次大会增设教学实践工作坊。教学实践主体为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北京语言大学施家炜对他们的表现从多个角度做出了独到而细致的点评,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教学实习实践,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在最后的闭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吴勇毅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北京语言大学施家炜作秘书处工作汇报。

 

此次专业建设研讨会以总结学科发展经验,推动学科科学发展为宗旨,为广大教师、专家、学者提供了研讨的平台,有利于校际之间和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信本次研讨会在各个高校单位的交流协作中,将有力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稳步建设与创新发展,根深叶茂,日新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