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启动了2014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申报工作。2月10日下午,学校在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431会议室召开了动员暨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任友群,副校长郭为禄,校内外有关方面专家学者,相关项目负责教师,教务处、社科处、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处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戴立益主持。
首先,戴立益通报了我校申报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的情况,详细介绍了教学成果奖的评选要求,比较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申报项目的区别之处,并对申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我校召开2014年度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申报工作动员暨研讨会
 
会上,各项目负责人对申报项目的相关情况一一介绍,积极进行交流与研讨。专家们为每个项目把脉诊断,在选题定位、提炼成果、整合材料、有力论证、挖掘特色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各个项目负责人也纷纷表示,研讨使大家更加明确了方向,开阔了思路,对申报工作增加了更多的信心。
任友群指出,在教学成果的总结与梳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大学的角色扮演与中小学校发展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申报材料应紧扣选题指南。根据本次工作要求,尽量做到图文并茂,数据充分。同时,他表示学校会积极与市教委进行沟通,做好对接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的相关工作。
郭为禄作总结讲话。他认为,此轮申报项目既代表了学校近几年来强化师范教育特色的阶段性成效,又体现了学校全力履行服务地区经济与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他要求相关申报工作组织必须要高标准严要求,各项目负责人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学习,尤其要向具备丰富教学成果奖申报和评审经验的专家们请教。不仅要做好本轮申报工作,更要以此为契机,全方位地思考学校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的大学过程中如何更好、更优、更高效地履行社会责任,形成辐射本市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