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建设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1-21浏览次数:235

      11月20日上午,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建设研讨会在闵行校区举行。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曹文泽、副校长郭为禄、教务处处长戴立益、社科部领导班子以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思政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就我校启动思政课MOOC建设的必要性、可能面临的问题、拟解决的方案、整体建设构想等进行了初步探讨。一直以来,思政课存在学生抬头率低,教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等问题。虽然授课老师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但教学效果仍不是非常理想。MOOC浪潮的到来,给思政课提供了一个推动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实效的契机。与会人员就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如何划分教学内容、如何分配在线和面授学习时间、如何组织课堂讨论,如何将线上学习、课内研讨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抢占先机,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师大特色的MOOC教学模式和品牌课程;打破封闭,整合资源,跨领域跨院校合作;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教师实际,做好前期调研工作;稳中求进,试点先行。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我校思政课MOOC建设,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希望借此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给思政课的课堂注入活力、带来生机。与此同时,MOOC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了挑战,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以科研助教学,才能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戴立益在会议中谈到,对于量大面广的思政理论类课程实施MOOC教学,将有利于扩大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有利于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将课堂讲授学时降低、增加师生互动、研讨和社会实践,推进课内外教学的结合,有利于服务社会、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华东师大的社会声誉。在操作层面上,教务处将负责组织视频拍摄和平台搭建,做好服务和保障,社科部要组织教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整体设计、模块化和系统性的问题上多做探索和考虑。MOOC风暴给我校思政课改革带来了一个契机,建议社科部选择1门基础好、受众面广、有特色的课程进行试点建设,整合校内资源,尽快推进该项工作。

      郭为禄认为,思政理论课改革目标艰巨、使命伟大,使用MOOC手段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是高校应履行的社会服务职责,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精神的具体举措。应正确认识MOOC对学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MOOC是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两者不可倒置,MOOC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不是颠覆或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大学应在坚持优良教学传统下,积极尝试MOOC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落到实处。建设MOOC应以我为主,主要依靠我校师资力量,鼓励名师建课,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管理部门配合支持。

      曹文泽在总结发言中讲到,我们要从一个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MOOC,通过MOOC建设可以推进我校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也是促进教育公开公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我校核心竞争力。MOOC建设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问题设计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做好顶层设计是建好一门MOOC课程的关键。曹书记希望教师们能以MOOC建设为契机“在教学中做研究,以研究提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