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指导之学业规划系列活动第十讲举办

发布者:张澍钰发布时间:2024-10-28浏览次数:55

进入大学,同学们面对学业与未来难免有所迷茫。为帮助同学们在包容开放的大学环境中更好地规划大学学习,校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推出了“学业规划”系列讲座,帮助同学们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多元包容的各式活动,拓展学习宽度,添增学习厚度。1023日下午,校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举办了学业规划系列第十讲“学会学习:本科生高影响力教育互动的价值与实践”。活动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岳英老师主讲,由教务处张澍钰老师主持。

岳英老师首先对本科生存在的迷茫状态进行概览的勾画。她以美国学者阿奈特提出的“成人初显期”为引,强调自我与各方面选择的夹缝感是中国当代青年的群体性特征。大一新生在夹缝期中存在“迷失”“困惑”的心理波动是正常现象。

DSC_5428_副本.jpg

岳英老师强调,“学会学习”涉及到学生包括学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内的综合学习能力,与课内外活动中存在双向互动的非线性累递关系。“学会学习”不仅在于学业本身,更重要的是对活动的价值判别能力。对于如何判断活动价值,岳英老师提出高影响力教育活动(HIPS)这一对高等学生大众教育落实度进行衡量的概念,并对内容进行详尽的介绍。

图片1.png

结合实证数据分析,岳英老师帮助本科生深入探讨系列活动对于学生能力和成长的影响。通过对“ECNU教育活动参与情况(2020”问卷数据及相关有价值活动的典型范例的剖析,岳英老师对于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及本土化特征进行提要。在ECNU学习环境中,本科生在信息检索与信息处理中,能力提升度最高;在社团活动、志愿活动、社会实践中,能力收获度最高;在学术科研互动中,跟着导师做研究的活动提升价值最高。岳英老师以此提示学生们摒弃不良的学习习惯,珍惜与导师良性师生互动的研究机会,多多参与社会实践与实习,提升自身专用能力和通用能力,从发现-意图-行动的步步落实,规划好自己切宜的成长道路,最大化获取大学期间的学习体验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高度的互动热情,提出了关于学习与高等教育活动的相关问题。岳英老师指出,在当前的大环境中,个人更需要思考大学学习的成长道路规划问题。在低年段的活动选择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发现参与创新。高年级学生在更深入的生涯规划中,可以与导师同学多多交流,并在更专业的产企业环境中进行实习等低成本试错,以便进一步明确学业职业方向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