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卓越教师系列讲座第四场报告: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畅谈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者:简菁发布时间:2022-05-24浏览次数:585

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名师的引领。522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孟宪承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组织的“未来卓越教师系列讲座第四场物理专场”在线举行。由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兼职导师、郑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二级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司德平,为我校物理学专业70余名师范生分享了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与实践的经验。本次活动由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物理师范教育教学中心副主任、物理优师班班主任柴志方副教授主持。

司德平老师基于自己从教37年有余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聚焦学科思想方法、凝练教学主张等八个方面,以反思与研究为主线,并辅之以八个案例,进行了分享。

在讲座之初,他首先根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进行了解读,尤其强调了在教师的专业能力中,反思能力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必备能力。其次,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到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详细阐释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与描述及物理学业质量水平。

“学科思想方法不仅是科学思维的内核,也是学科教学的灵魂与精髓”,司德平老师指出, 教师需要通过学科思想方法,培育学生高阶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他基于人教版教材将物理学科思想方法分为三大类12小类,并对其在人教版物理必修教材和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必修试题中呈现的学科思想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此外,司德平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教学大纲、教材、中高考物理试题方面的研究。

司德平老师强调“以研促教”,他以自己小课题教学研究的理念、选题、研究成果为例,说明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从教学策略、学习策略、教学评价、作业辅导四个维度举例说明如何选题,并列举了他本人历年来这些选题下的教学研究成果。同时,司德平老师还分享了自己的物理教学主张与物理教育思想。最后,他提出了一节好课的“标准”,以及郑州外国语学校对于“好教师”的标准,鼓励我校师范生以“三年争当优秀教师”“十五年争做名师”为个人职业追求而不懈努力,从优秀走向卓越,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问答环节中,司老师就中学学科竞赛、教师职业发展、名师工作室研修平台、如何提升学生内驱力、县域中学发展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