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社会主义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和教育研究是学校的特色优势,师范教育相关的基础学科实力雄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心理学、数学、地理科学、化学、生物科学、学前教育、英语、体育教育10个师范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1、培养目标
培养未来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我校师范生需要达到下列要求:
(1) 具有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教育理念,对教育事业有强烈使命感和奉献精神,有仁爱之心;
(2)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术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发展;
(3)具有中小学、或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体验,掌握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工作适应能力;
(4)具有在自主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开展研究性教学、进行教学反思的能力。
2、本-硕一体养模式
2015年,学校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针对中学基础教育的需要,实行“4+2”本-硕一体,分段培养的模式。即本分学生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基础教育单位工作,部分学生通过考试或推荐进入教育硕士阶段继续学习。本科阶段学生以专业学习为主,教学能力方面以站稳讲台、获得教师资格为目标。在本科毕业后,有志于成为优秀教师的学生,可通过免试直升、入学考试等途径进入教育硕士阶段的学习。该阶段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方法,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提升教学反思、教学研究能力。
3、师范生类型(本科)
华东师范大学招收的师范生有自费和免费两类。自费生每学年需要支付学费及其他相关费用,毕业后自由就业或继续升学。免费师范生须与生源地教育部门签订服务协议,学习期间享受国家相关免费政策,但毕业后须履行服务基础教育的义务。
自费师范生有直接在本科招生阶段入学,也可以通过入学后转专业进入师范专业学习。此外,在校学生也可以通过修读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
4、教师教育课程(本科)
本科阶段教师教育课程通常在大二下学期开始。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教育实践等,这些课程有助于师范生提升教育理念、教学能力,获得教师资格。
5 、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
本科阶段,学校为师范生创造了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闵行校区一教四楼的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专门用于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并安排了见习、实习等教育实践环节,让师范生循序渐进地接触、了解和体验基础教育的实际,熟悉教师职业。
每年学校举办“晨星杯”教学技能比赛,促进学生提升教学能力。
6、教师教育课题研习
学校在本科生“大夏基金”课题中设立教师教育专项,其目的在于引导师范生了解和体验教学研究活动,实现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同步增长,进而提升自身的教育创新能力。学生可通过申报“本科生科创培育项目”,进行师范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专题研究。
7、师范生双导师制
学校为每个师范生配备了双导师,即华东师大的学科教育专业导师和来自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第一线的兼职导师(包括教育领域特级教师、实习基地骨干教师等),以期对师范生提供从课程学习到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指导,为其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奠定坚实的基础。